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45|回复: 0

[雄州记忆] 简阳石桥船帮旧址 满载一船星辉荡悠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1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成都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29.jpg

      石桥“船帮”旧址,位于简阳市杨柳街道和平街57-59号,建筑面积658平方米,建于20世纪初,为木穿斗结构,小青瓦硬山、悬山屋面,房屋临街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铺面,上层居住,屋面线条流畅,灰塑屋脊造型美观,木构梁架、墙体、门窗等制作工整,体现了建造者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同时,为当时帮会货物集散提供了有力支持,见证了石桥古镇水上运输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跨越百年历史的建筑
      来到位于杨柳街道的石桥古镇和平街57-59号,一座饱经岁月沧桑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斑驳的木质墙面配合着青砖青瓦就是这座建筑的主体。走近一看,四周的几根主柱是有着年代感的青砖一层一层地堆砌而成的,在主柱之间是一根根汤碗大的木柱支撑在木梁的中间,分担着青砖柱子承受的重力。房顶上,凸起的房脊,一张张青瓦鳞次栉比,像是翘起来的鱼尾巴,下面则是灰塑脊饰,或呈花朵状,或是镂空的,亦或是纹理清晰,只是在时间的沉淀中显得有些沧桑。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07.jpg

      走近这座经历了石桥古镇岁月变迁的老建筑,正面的木门已经歪歪斜斜,轻轻一推,发出令人在历史中恍惚的“吱呀”声。顺着木门看上去,二楼窗户的红油漆已经没有先前的艳丽,在风化作用下,泛起了一层层白色的木屑壳。建筑整体比例适当,屋面线条流畅,灰塑屋脊造型美观,木构梁架、墙体、门窗等制作工整。
据了解,这座占地面积329平方米,建筑面积658平方米的石桥“船帮”旧址修建于20世纪初,初期结构形式为木穿斗结构,20世纪80年代建筑形式改为砖木结构。如今为后人所见的依然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和临街统建特点,其中柱、梁、枋均为木质,墙体主要为竹编壁及砖墙,屋面为小青瓦硬山、悬山式样。
      穿过眼前的堂屋,深入石桥“船帮”旧址里面,一面面竹编泥巴墙的泥巴已经稀稀拉拉地脱落了,裸露出的竹编接受着大自然的氧化作用。这样的临街上下两层,一般是下层为铺面,上层供铺面主人居住。此时,一座被磨得光滑的楼梯也在角落的一旁,默默地诠释着石桥“船帮”旧址的历史征程。“这个楼梯应该是后期加上去的,作为通往二层的主要通道。”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易女士听周围的老人曾经讲过这楼梯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34.jpg

      见证沱江上“小汉口”的繁荣
      “朝阳出鳌山,见船不见水”。每当旭日从沱江以东升起,上到海潮寺,下至鄢家梯,数里长的江面上,从北至南,由西向东,各种装满货物的大小木船首尾相接,左右挤靠。宽阔的江道上,船桅森森,帆影叠叠,人声嘈杂,买卖兴隆,俨然如繁华的街市。而屹立于今的石桥“船帮”旧址曾作为制造这片繁华的“船帮公会”的办事之地,则见证了当时的热闹。
      石桥“船帮”旧址的存在在于石桥古镇的一度繁荣,而石桥古镇的繁荣在于密布于石桥九大码头外的千帆竞发。有载人的船,有载货的船,有几吨的小船,也有近百吨的大船。船多,船帮也多,如石桥到简城以运粮为主的驳载帮,从石桥到赵家以运枯油、烟叶、盐为主的中路帮,从石桥到平泉以运匹头为主的飞龙帮,从石桥到五凤以运盐巴、棉花为主的凤帮,从石桥到资中以运煤炭、杂粮、大米为主的沱帮。另有渝万帮、简州帮、内江帮、成都帮、药帮、富泸帮等等大小不一的帮会多达30余个。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12.jpg

      起载(卸货)、装载、靠岸、离港,船舶在各大码头络绎不绝,当时的石桥码头确实有一种“朝有千人叩首(摇橹的动作),夜有万盏明灯”之美景。“小时候听外公外婆说过,当时船老板们为争抢最佳的装卸位置,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后经各方协调,成立了‘船帮公会’这个组织。”三代都为船工的蔡德国讲述了外婆曾经讲过的故事。据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编辑的《旧石桥的船帮及船工》中记载,船帮组织多了之后,又成立了“船帮公会”。
      作为石桥“船帮”旧址的使用者,“船帮公会”在繁华的石桥古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船帮公会成立之初,仅仅为防止船舶在装卸货物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为了拿捏装卸的轻重缓急,让行船在船头做上红蓝绿的标记。倘若真有急需装卸的货物,由“船帮公会”出面协调其他不急的船舶让道。若遇洪水季节,还协调来不及卸货的重载船“松载”(卸货至安全吃水线),让出最佳的停泊位置,停靠至其他安全地带,以免在浪高水急时,与其它急待靠岸的船舶发生碰撞。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24.jpg

      留住“纤绳”的悠长记忆
      在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网络单一的时代,水上运输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依沱江而建的石桥古镇,良港天成,商业发达,各种货物的吞吐量大,因而水上运输业相当兴盛。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四川有了第一条铁路。随着铁路、公路为主的陆路交通发展,沱江水运的风光不再,石桥古镇的辉煌和商业重镇地位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小镇被人遗忘在了沱江之畔。杨柳街道和平街57-59号,这座石桥“船帮”办公议事的建筑则见证了石桥古镇水上运输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据了解,石桥“船帮”旧址建成初期为当时的水上运输“帮会”使用,供其办公议事、储存货物或船员居住,1951年成立航运公会,成为航运公会职工宿舍。1955年,卖与私人。几经周折,如今一间铺面是卖酒作坊,不时飘出阵阵酒香,另一间铺面则常年处于关闭状态,也不知是废弃还是另作了他用。
      如今的石桥古镇虽然没了码头的繁荣,但依旧可以找到历史的遗珠。几年前,曾有同行采访到了当时94岁高龄的老船工周贤华。据周贤华回忆,他14岁便开始做纤夫,常往返于成都金堂赵家渡——重庆江津,泸州——石桥之间,石桥古镇当然成了他必经必停的一站,或是停靠下来进行必要的补给,或只是歇歇脚,即便是短暂的停靠,也需要“船帮公会”在此协调。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44.jpg

      船工作为最底层的生活人群,一年四季奔走在沿河两岸,身披“千补疤,万补疤”又厚又简单的衣服,遇暴雨、大浪也不能放手的人,他们也见证了石桥码头在历史长河中的更替。伴随着沱江的潮起潮落,枕着沱江的涛声波韵,听着外婆哼唱着“沱江水,静静地流……数不尽的打渔舟”。1959年出生的蔡德国在沱江边上一天天长大。“外婆、外公和妈妈都是船工,我16岁时也开始了拉船生活。那时候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涨水退潮,我们都要拉着纤绳不停地走,路上不但要预防打滑的路,还经常要注意有毒的蛇等动物的出没。辛辛苦苦一个月有20元左右的收入。”
      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个多月才能回家已然成了船工的日常。蔡德国回忆的是苦难,但苦难中又掩饰不住对古镇码头文化的敬重和自豪。直到机动船在沱江上航行,蔡德国也做了掌船人,前后十年时间,他终于告别了熟悉的沱江和石桥码头。“在老一辈人的眼里,我的船工生涯不算很长,时间虽短,但码头上停靠的密密麻麻的船只也还让我记忆犹新。”

微信图片_20191104121419.jpg

      热闹的码头已经不再,但这座见证历史荣光的建筑还在这里。
      历史建筑是一种文化的精神载体,通过历史建筑,记录了历史,展示了文化,寄托了乡愁,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见证了这座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成都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近日,成都市审议公布了第十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41处,其中,我市共有7处老建筑入选此次保护名录,不仅数量最多且主要集中在石桥古镇。
      保护简阳市历史建筑,完善简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关注成都市第十五批历史保护建筑——石桥“船帮”旧址,即简阳市杨柳街道和平街57-59号,通过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探寻建筑背后的岁月故事和繁荣过往。(唐玉林、谷成斌、谢明刚
      来源:简阳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