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15|回复: 6

[雄州记忆] 话说简州:石桥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简阳市石桥镇位于简阳市城北约四公里处,踞古东大路要冲,素称全川四大名镇之一。 由于石桥场镇周边历来盛产茉莉花,故又被誉为“花镇”。 石桥镇古称石桥井。相传在宋朝以前石桥只是一个供来往客商行人歇足的幺店子。后来在幺店子旁边修了一座小石拱桥,过往行人也在此休息,故得名石桥。又据《重修简州志》(咸丰葵丑年刻印)记载:石桥名称来源于“州北七里一名双凤桥,一名回龙桥”(双凤桥即现在石桥镇的上回龙桥,回龙桥即现在的下回龙桥)。清朝时期将石桥改为石桥井。其缘由也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大街所在的回龙桥南约十米处有石井一口,故称石桥井”;其二是《重修简州志》记载:“石桥井:州北七里产盐,州判分驻于此,雁江绕其左,舟楫往来,系引盐批验要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石桥井改为石桥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石桥镇。 石桥镇自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一直是简阳全境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建国前的党政集团多在石桥进行政治活动。建国后,除县人民政府设于简城外,其余财贸系统县级单位均设在石桥镇内,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陆续迁往简城。因流经此处的沱江水势平静,岸高水深,船只易于停泊,石桥镇成为一个天然良港;又由于地处东大路要冲,大批货物经此中转,石桥镇成为沟通川西、川南、川北的交通枢纽。 水陆交通运输的便利,造进了石桥工商业的繁荣。解放前,石桥镇的私营工商业户多达千家,其中除米、糖、烟、酒、盐、油、棉、山货等八大商外,另有七十一个行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金融业应运而生,相继来石桥开业的银行钱庄有十二家。当时,商贾云集,船桅林立,人众熙攘,热闹异常,一度有“小汉口”之称。 石桥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明末清初自福建、广东、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各省来石桥经商者所修建的规模宏大的会馆六所;有建筑雄伟、结构坚固、雕梁画栋的寺庙十二座;有古人修仙炼道纵横宽阔的石洞和士绅名人修建的亭阁;还有名人题字、精工雕刻的石刻及古色古香、刻有各种图案花纹的大小牌坊。如今保存较完整的陕西街、中山街、江西街、石桥井、上、下栅子门等遗存,依然可以让人领略到当年石桥那南腔北调、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现在,历经沧桑的石桥古镇旧貌换新颜,有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已成为简阳市粮油加工贸易区;加之镇区三面环山,宝峰山、太公嘴等山丘拔地而起,林木葱茏,雄峙逶迤,沱江碧绿清澈,源远流长,山光水色,相互辉映,自然风光旖旎;镇内众多文物古迹如老街、老院、老桥、老庙等保留基本完整,仿佛欲向来往的人们述说岁月的沧桑。尤其是那具有传统风味的“石桥面”等名优食品和那特色独具的民间表演艺术“九莲灯”,颇为人们称道。不仅如此,该镇还是革命烈士胡其恩和著名现代女作家罗淑的故里。 石桥古镇,的确是一个很值得去观光游览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6: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石桥古镇主要景观: 三座回龙桥 在石桥镇内的石桥溪上有桥三座,即上回龙桥、中回龙桥、下回龙桥。 上回龙桥 古称双凤桥,石桥之名即来源于此桥。此桥位于杨柳街口,连接上下大街和陕西街。原桥面为二尺厚的石板构成,桥面下垫圆木,木下筑石基,组成桥孔二孔。桥面两侧有木制栏杆,桥上有顶盖,可供行人歇脚、乘凉,避风遮雨,故俗称风雨桥。桥面中间供车马人行,两侧栏杆内有各种商贩摆摊设点,备有烟酒、茶水和各种小吃供来往客商行旅购用。后因年深日久,桥下圆木腐烂,进而桥面石板断裂,车马不能通行。1974年,利用原桥基将原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浇铸的平桥,原貌已不复存。 下回龙桥 位于流经镇内的石桥溪出口处,紧靠沱江,连接向阳街和中山街。此桥结构和形状与上回龙桥相同,也是木石结构的风雨桥。因年久失修,桥木腐烂,1956年夏被洪水冲垮桥基一幅。1957年培修,建成石拱桥,桥面成拱形,两侧筑有石栏。 中回龙桥 位于石桥溪流经的镇中心,在上、下回龙桥之间,故又称中和桥。此桥系石桥镇的秀才万寿康筹款兴建的,约建成于1930年。此桥建成后,不但便利了交通,使石桥溪南北岸上下大街繁荣起来,而且在建国后成了简城至养马公路的必经之地。中和桥是石拱桥,修建工程较大,结构坚固,桥面平坦宽阔,可供三辆汽车并行。桥两端和左右侧,商店林立。 凤歧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清朝时期,石桥有有风歧书院和养正书院。凤歧书院地址在石桥原州判衙门斜对面(今石桥镇幼儿园)。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杨光聪捐资倡建,州判孙清尽力支持完成其事,鎸碑立院,并指定租出场地收取租金作为书院常年经费。清宣宗道光四年(1824年)制宪载三锡奖给“分财教善”匾额。 海潮寺 海潮寺位于半边街(今中山街)。进寺门,穿过一空坝,走上台阶,再拾阶上行,不久即达正殿。站在正殿前向下看,空坝的下边有一戏台,左右两边各有耳楼。右边耳楼的侧面有一小院,左边耳楼的旁边有小屋数间。从正殿的左侧沿着一条通道走进去,则到达正殿背后的后殿。在后殿正中有一尊盘膝端坐于莲台上的佛祖神像(释迦牟尼像),神采飞扬,形象逼真,使人深感能工之技艺高超;左右两边依次排列十八罗汉像,面貌不同,仪态各异,令人惊叹巧匠之构思奇妙。建国后,海潮寺改建成了石桥小学。 奉圣寺 据民国《简阳县志》记载:奉圣寺在“州北石桥镇宝峰山下”。传说在宋朝,奉圣寺有一和尚名叫克从,颇有闲情逸致,善于弹琴,一般的读书人都尊敬他,有的权贵也慕名前来拜访他。《简阳县志》记载说:“宋朝僧克从,奉圣寺僧也,有情致,辟轩鼓琴,士夫敬之。嘉佑(1056年)中,赵清献公访其轩,有听琴小记”。 四神庙 在海潮寺左侧,又名井神祠。据《简阳县志 .舆地篇》记载:过去,石桥无盐井,至明朝,有艾、谭、惠、孟四人,始建盐井。他们教乡民辨土色,度浅深,并授以凿井的技术。乡民按照他们所说的作法去做,开凿盐井,汲取卤水,制成食盐,嗣后盐业大兴。这四人死后,大家认为他们为人民做了好事,于是修建了四神庙,表示对他们深切的怀念。 下栅子城门 下栅子城门位于石桥镇半边街,濒临沱江,相传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其原有城门四座,南城门俗称下栅子城门。据《简阳县志》记载:其“历经战乱,城墙和城楼大部被坼毁,仅余下栅子城门尚存”。 下栅子城墙用条石砌成,残长13、75米,高4、1米。城墙坼除仅存石雕栏柱四根,已风化。城门为石砌拱顶,高3、25米,宽2、15米,厚1、8米。城门两侧刻有楹联,字迹已无法辨认。拱顶上有“石桥镇”三字尚能辨认。该城门为古石桥镇南城门,是简阳境内迄今唯一尚存的古城门,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隍洞 位于石简公路右侧沱江边旧盐井斜对处的半山腰上,与简阳糖厂隔河相望。洞深三丈余,高一丈多,宽三丈。洞内有五隍神像。 传说古时五隍大帝在山上修炼,从半山腰打洞直达东海,常与龙王讲经参禅,苦修百年,终于成佛。人们崇敬他潜心修道、矢志不渝、多年打洞、终达龙宫的顽强精神,在洞周围修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庙宇,取名“五隍洞”。 此洞冬暖夏凉。其侧面有石刻“龙蟠凤翥”四字,从右到左共长一丈二尺,每个字的面积约为九平方尺。 相传,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成仙后,路过此地,见景生情,一时灵机触动,顺手将身边的蓑草扯了一束,以它作笔,在山崖上振臂疾书,一气呵成这四个大字。写毕,他就飘然而去。此后,虽饱经风雨,但每个字仍未变态,如镌刻在山石上一样。远望,则骨势峻迈,突兀傲立;近看,则形体舒展,纵横奔放。有识之士认为此四字笔力雄健,姿态俊逸,出自名家之妙笔、高手之精刻。 火井 石桥镇外约二里的杨柳沟内的火井湾有一口火井,能喷出天然气。《简阳县志》(民国十六年坎刻)记载:“(县北)七里,火井湾能出火,以煮盐〉。”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盐灶户段渊如雇佣工人在火井湾打掘出一口名叫下新井的盐井。这口井的深度大约有七十多丈。在快要打成这口盐井时井中冲出刺鼻的气味,工人们用火照看而引燃,顿时绿焰缭绕升腾。于是当地人称之为“火井”。段渊如利用这口井喷出的天然气煮盐,每月可产盐二万一千斤。从此,这口火井被涂上神秘色彩。其中有一传说:从前,段家有一子弟,在自流井娶一麻脸姑娘回到石桥镇附近的杨柳沟。姑娘勤俭持家,不几年就家资颇富。有一天,她挖掘盐井,取水煮盐,偶然发现天然气井。这消息传开后,大家认为此女子有福气,是她把自流井的煤气带来的。这种传说,不足为信。火井古已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6: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石桥古镇主要名人: 革命烈士胡其恩 胡其恩,原籍简阳石桥陈家沟,1919年在成都出生,很早就投身革命。1949年末,国民党政府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胡其恩烈士牺牲在渣滓洞监狱里。1983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胡其恩为革命烈士。 著名现代女作家罗淑 罗淑,原名罗世弥,1903年出生于成都。1912年全家迁居于现石桥镇(原外四乡老马湾)。罗淑先在简阳县立女子学堂读书,后转入成都省立第一女师。1929年9月结婚,入中法大学学习。1933年返回上海。她以简阳家乡农民悲惨遭遇为题材的处女作《生人妻》由巴金署上“罗淑”笔名发表于1936年9月《文学月刊》。这是一篇真实朴素、凄婉动人的力作,引起文艺界的关注,使作者一举成名。此后,一些大型期刊分别发表了她的部分短篇小说,同样引起了读者的广泛赞誉。1938年2月,罗淑因产褥热病故,终年35岁。成都《华西日报》连续两天刊载“纪念罗淑逝世特辑”,沙汀、周文等文艺界人士撰文哀悼。巴金称赞她是“社会革命的斗士”。1987年四川电视台将《生人妻》搬上了电视屏幕。新修《四川省志》将罗淑列入第一批列传人物名单。 1986年9月,简阳县建立了罗淑纪念馆。 (撰文 黄红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6: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相关诗选: 石桥井观盐 (清)无名氏 一带寒山起暮烟,盐家灶灶傍晴天。 凿开混沌熬三峡,倒泻洪涛瀹九川。 看取调和资鼎鼐,不妨汲引出渊源。 几经锻炼成佳品,选物供炉讵偶然。 咏雁江夜渡 (清)曾国光 无边秋月好,波上碧光浮。渔火微芦屿,滩声送客舟。蓬开风四面,橹剪水双流。泊岸迟迟去,寒烟满渡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6: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相关民间传说故事选: 智通和尚 唐德宗贞元(公元785年)初,石桥井奉圣寺有一名和尚叫智通。他道行高洁,一身傲骨,绝不趋炎附势。 某日,郡守独孤良弼来寺访问,智通对这位郡守大人非常简慢而不礼貌。独孤良弼气急败坏,回家后立即派人去逮捕智通和尚,意欲将他交给官府惩办。 智通得知此事,呵呵大笑,将头上所戴的斗笠丢入江中,然后纵身跳上斗笠,渡过沱江,径入康山,隐居崖穴。 相关文选:
石桥九莲灯
江 逸 解放前,简阳县石桥镇每年都要搞一次九莲灯的表演,观者人山人海,极其热闹。 九莲灯,是由九位男子组成表演者的,表演者头缠青丝,上身赤裸,不穿短裤,脚登草鞋;其额上、前胸两乳,前腹左右、后背左右、两手臂等九处各挂油灯一盏。油灯用白铁皮做成的“爬壁灯”,内装菜油,用线做灯埝点燃。 表演时,九人成一路纵队,前八人每人用两根龙头木杖支撑双臂。龙头木杖涂红色,一端为半圆形,以便于撑腰为宜,另一端是彩色龙头,上挂彩色灯笼;最后一人双手高举五尺长的竹杆一根,竹杆上交叉固定几个竹块,竹杆顶端和竹两端均挂彩色灯笼,共九个,名曰“从督灯”。表演者在街上边走边唱(也有只走不唱者),其唱词多为消灾免难、逢凶化吉之类,伴锣鼓吹打,再加上九九八十一盏燃烧的灯,看上去极为壮观。 九莲灯走于何时,尚无文字可考,据老人们讲,它与城隍出驾有关,因为九莲灯多在城隍出驾这天表演,大石桥九莲灯也在城隍出驾这天进行活动,是城隍出驾时表演活动中的一个项目。以此推,当是唐以后的事,因为城隍出驾这一祭祀活动始于唐。 九莲灯是伴随着城隍出驾的一种民间艺术,难免不带一些迷信色彩。表演者多为许愿和杀猪宰羊的人,据说参加这种表演便可免去许愿者的灾难以及宰杀生灵者的罪孽。尽管如此,但九莲灯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上曾有过历史的作用,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朵民间艺术鲜花。前几年,简阳市文化馆发掘、整理了这一民间艺术,保留其精华,剃除了带迷信色彩的部分,使之更加符合观众的赏美情趣。为此,四川省文化厅曾为石桥九莲灯的新生和重演录了相,并播放,使这朵民间艺术的鲜花有了与全省广大群众见面的机会。 2007年,简阳市文体局向省文化厅申报九莲灯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6: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石桥面
胡其云 民以食为天。但在饮食不仅为果腹之后,人的味蕾便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于是,一方水土,就产生出一方的独特食品,并在人类生息繁衍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进成特产、名食。因而,我们今天才有琳琅满目的特产充满商店橱窗货架,才有无数色香味俱全的名吃大快朵颐,才有各地方兴未艾的美食节此起彼伏。 敝乡沱江边的古镇石桥镇,从前是四川的主要干道“东大路”上一大驿站,兼有水运的便利,凭借水旱码头,很早就成为繁荣的商埠,素有四川“四大镇”之誉,自然也不乏名食特产,镇民尤其对“石桥面”情有独钟。 “石桥面”即“石桥挂面”,又称“高架挂面”,有“顺口溜”如是说—— 自从“离夫”以后,朝日“打扮搽油”; 结交两根“光棍”,周身“摆弄风流”; 只说“天长地久”,谁知“刀切两头”。 民间的“顺口溜”,极尽幽默夸张之能事,以辛苦的劳动类比寡妇风流韵事,短短几句,惟妙惟肖地道出了“石桥挂面”从原料小麦加工,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 “离夫”——小麦磨成面粉离开了麦麸;“打扮搽油”——合面时在案板上打扮(拌)搓揉,合揉面团需不时抹清油;“光棍”——面条成型后,两端各用一根小棍挑着,上高架凉晒脱水、继续抻长;“摆动风流”——一根小棍插在高架上,另一根垂于下面,面条随风摇摆,婀娜多姿;“天长地久”——面条一端高耸云天,另一端下垂地面,连天接地;“刀切两头”——面条凉干后,切掉两头靠小棍处的“面头子”,包装为一把把的成品。这些“下里巴人”,倒也善于开掘笑料,自得其乐,而且罗曼蒂克,把枯燥的劳作,演绎成了“做面咏叹调”。真个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啊! “石桥挂面”用料精良考究,根根面条细如丝线,中间却是空心,下锅烹煮不浑汤,煮熟后不泥不断,柔滑细润,过口难忘;最为奇妙的是,煮好的面条隔夜回锅,仍如鲜面。椐说1959年陈毅元帅途经简阳,品尝石桥挂面后,评价颇佳。 史载“石桥挂面”创于宋代,盛于元朝,配料、制作、用水,属传内不传外的“祖传秘方”,全用手工制作,产量甚小。物以稀为贵,从前常作为朝廷贡品,现代则曾是首都“人民大会堂”的馈赠礼品;上世纪60年代,“石桥挂面”仅供应北京的“四川饭店”,每季即达200余公斤。 如今“石桥挂面”的工艺已公开,制作、包装更有诸多改进,加之精细的面粉原料,无论质量、数量,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可是面对西风东渐的现实,我也不无忧虑地祈望:“石桥挂面”这类传统美食,能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不致被“麦当劳”、“肯特鸡”的滚滚洪流淹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3:3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