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0|回复: 0

[亲子乐园] 世界各国的老年人给晚辈带娃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9 1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成都
timg.jpg

每逢放学时间,在北京各小学门口熙熙攘攘的接孩子队伍中,操着各种口音的老人占了多数,银发垂髫相伴回家成了普遍场景:奶奶帮孙子拿着书包,爷爷骑着三轮车,三人一起往家走。

本该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操持家务而漂泊异乡,媒体称他们为“老漂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当年轻的父母为工作奔波、无暇照顾孩子时,是否应该让老人帮忙带孩子?

不带

德国

老人流行通过社交平台组建兴趣社团

按照德国的社会习惯,子女成年后,父母对子女就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义务。换言之,子女从大学到工作之后,都是在不断地走向独立,他们会选择去另一座城市读书,也会选择毕业后去另一座城市工作。因此,在90%的德国家庭中,孩子成年后和父母是分居的状态。

当他们有了宝宝后,为了维持现有家庭的独立与稳定,凡事都会亲力亲为,这也是德国政府所提倡的育儿方式。事实上,许多州政府都提倡“妈妈全职三年带孩子”,例如在巴伐利亚州,一位妈妈生育一个宝宝,在工龄上算三年;生育两个宝宝,则工龄可以减六年,如果人们需要工作15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这位妈妈可以减掉六年,只需要工作九年。“孩子最需要妈妈的就是前三年,等三岁后进了幼儿园,德国妈妈就可以重回职场。”德国育儿专家莱顿莫非常支持政府的提议。她认为,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可以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被妈妈带大的孩子会更勇敢、更平和,身心更健康。

德国的子女成家立业后忙着带孩子,那么,与他们分居的老人在做什么?答案是上网。

2017年,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了一份有关退休人员生活的数据报告,报告分析称,退休人员最喜欢的活动是上网。在65岁以上的德国人中,约有2/3的人都是网民。除了查收邮件、搜索信息、浏览新闻、预订机票、使用网络银行,他们还会利用社交平台来组建兴趣社团,将社团活动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比如一起租场地去运动,一起去周边国家游玩,或者通过网络报名,相约去高校听课。报告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一年,就有1.4万名退休老人报名参加高校的讲座和课程,最受欢迎的专业是历史和哲学。

日本

老人重视自立 退休后发展个人爱好

“每天上午,我会做完一天的家务。周一、周三下午,我去学习插花和手工制作;周二、周四下午,我会和朋友们约着见面喝茶;周五到周日,我和大姐、二姐或丈夫一起进行短途温泉旅行。”这是京都七旬老人城野太太的退休生活。她说,退休后终于能放轻松,这是一个好机会,去做那些年轻时想做但没能做成的事情。

城野太太的退休生活是绝大多数日本老人的真实写照。这些老人退休后致力于发展广泛的爱好,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日本老人甚至将“走遍全世界”作为人生最后的目标。日本社会也鼓励老人们“寻找人生乐趣”,许多专门面向老人开设的兴趣班收费低廉,如拼布、料理、乐器、茶道等,让老人可以主动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城野太太选择了插花和手工制作,她说:“插花能陶冶情操,手工制作是项很实用的技能,我选择学习这两项,都是因为喜欢。”

忙着享受退休生活的日本老人,自然没有时间帮忙带孩子。事实上,日本人重视自立,他们的普遍观念是“不依靠别人,不去麻烦别人,独自照顾好家庭和生活”,其中,“别人”就包含父母。日本子女成年后经济独立,年轻人不愿老人帮忙,老人也不会主动去帮他们。老人们认为,“自己的子女自己照顾,我的责任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属于自己”。因此,日本老人不帮忙养育,育儿完全是子女的责任,有孩子的家庭通常是妈妈全职育儿,或者送孩子进保育院,自己再找份配合接送孩子时间的临时工作。

美国

注重“界限感”坚守三大原则

美国社会将家庭分为“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子女离开原生家庭后,与另一半组成核心家庭,婚姻的意义是将原生家庭的纽带解开,建立新家庭,让另一半成为核心家庭的一部分,并且是最优先的部分。因此,在美国人的亲情世界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优先顺序,然后是亲子关系,再次是其他关系。

由于核心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老人并不会主动去干涉子女的生活,美国人由此约定俗成了一种界限感。他们认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养育观念、生活习惯等,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界限感既是对私人空间的保护,也是对家庭其他成员自由的尊重。虽然是一家人,也需要个人的自由空间。”波士顿大学社会学院莫茨教授曾这样评价。同时,他指出,界限感使美国人更注重独立,不仅是经济上的独立,还有精神与生活上的独立。

虽然要保持独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子女不再和老人来往。当子女有困难时,老人会伸出援手,比如在帮忙照看孩子方面。事实上,很多美国老人愿意帮子女带孩子,但他们有自己的方法,绝大多数人坚守“三大原则”,以示对“界限感”的重视。

第一,子女带孩子的时候,老人不参与孩子的事情。美国老人这么做,是希望子女在孙子孙女心中占有一定分量。老人认为,“谁在谁管”,子女回到家,自然由子女去照看孩子,孩子也应听从子女的教诲。

第二,老人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惩罚分明,不会溺爱。老人将抚养子女的教育方法用在孙辈身上,比如小孩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老人立刻把小孩拉到一边罚站,直到孩子承认错误;比如孩子某一件事做得很正确,老人也会不吝惜地夸赞。

第三,子女需要帮忙看孩子,要把孩子送到老人的家。虽然子女和老人不住在一起,但当子女忙于工作无暇照看时,可以将孙子孙女安置在自己家中,如果子女想晚上接走孩子,老人也会愿意。他们认为,子女有困难可以帮助,但当子女有能力自己照顾孩子时,就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这个责任。

澳大利亚

老人成为免费保姆

“老人们通过牺牲自己的旅行和娱乐时间,来帮子女带孩子,以此方便子女去工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汉密尔顿博士说。2017年,通过采访大量的老人,他与研究院的同事们发表了一份有关澳大利亚老人退休生活的报告。

汉密尔顿博士在报告中指出,3/4的老人认为帮助照看孩子是件正常的事,他们也享受和孙子孙女的相处,觉得这样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关系。然而,当老人们每周提供13个小时或更多的照看时间,他们会倍感压力,照看孩子也不再是“享受”,因为这样很难平衡生活,1/5的老人会因此减少照顾时间。

其实,在澳大利亚,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016年,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是每周都被爷爷奶奶照顾,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大多数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是为了让子女可以重返职场,其中只有4%的老人向子女收取费用。

“如今的年轻家长们非常希望得到老人们的帮助,可以看出,年轻一代要求老人在享受生活与帮忙照顾孩子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汉密尔顿博士总结道,“老人们就像是一组替补队员,当学校放假或子女生病、出差时,他们随时都可以上场,施以援手。”

为了帮助子女带孩子,70%的老人曾改变他们的工作时间和计划,55%的老人削减了他们花在兴趣和爱好方面的时间,52%的老人将照看孩子的责任摆在所有事情的前面。其中一位受访老人说:“退休后,我放弃了搬家,也放弃了旅行,所有计划都要围绕孙子孙女来进行,这简直比我退休前还累。”另一位老人说:“孙辈们一开学,我立刻进行邮轮旅行,因为我不想留在家里被子女‘使唤’,虽然这是种逃避,但出去旅行,就不用费脑筋想办法拒绝子女提出帮忙带孩子的要求。”还有老人表示:“当我的第一个孙子出生后,我很乐意帮忙照看,那时我才50岁,从未感觉到压力。如今,我已经68岁了,患有关节炎,照看新出生的孙子就成为了一件很辛苦的事。不是说我不愿帮忙,是身体不允许我像过去那样照顾他们。”

汉密尔顿博士指出,这些老人并未将真实感受告诉子女,也没有透露自己的健康状况,他们都在默默承受,无私奉献。在报告的最后,汉密尔顿博士总结道:“年轻一代应该意识到老人们的辛苦,并尊重他们的退休计划,这都可以帮助老人们更好地去平衡生活。”

英国

从不带到带老人成主力

曾经,英国老人的教育观是只当“育儿参谋”,负责出主意,坚决不去抢夺孩子的父爱和母爱。当子女有了孩子后,通常情况下,年轻女性会辞去工作,在家当全职妈妈,直到孩子超过12岁后才重新工作。其间,爸爸一人的收入就能养活全家。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英国经济逐渐不景气。《每日邮报》记者调查后称:“在工资不涨、花费增多的情况下,工薪阶层的人们不得不节省开销,缩减各方面的费用。”其中,就包括了请保姆的费用。

为了省去这笔费用,2/3的家庭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1/4的老人会带孙辈一起出来旅行,如野营、登山等,《每日邮报》称其为“假日祖孙游”:“人们总是很怀念自己小时候的假期,老人们希望将这种乐趣与孙辈分享。”虽然老人自掏腰包带孙辈旅行,但他们并不在意费用的增长。

如今,英国有900多万老人需要照顾孙辈,270万老人甚至成为了家中照顾孩子的“主力”。65%的老人会帮子女照顾孩子,让子女安心外出工作,他们每周平均花8小时照顾孙辈,可以为子女省下约2000英镑的雇佣保姆费用。68%的老人会为孙辈成长提供金钱资助,如买衣服、买玩具、发零花钱。

也有老人提出了意见,认为帮忙照看孩子“绑架”了他们悠闲的退休生活。生活在约克的七旬老人史密斯称:“我本有许多精力去享受生活,现在只能帮孩子换尿布、教他们走路说话。不是说我不爱我的孙子孙女,但照看他们实在是负担。我想要新生活,认识新朋友,而不是每天围着孩子转。”

有偿带

韩国

学育儿课程与保姆同薪

在韩国,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照看孩子的行列,成为家庭的坚强后盾。老人们不但有工资,还会不断去上课,学习如何育儿。

韩国育儿政策研究所报告显示,2017年,40.8%的五岁以下儿童由老人照顾,该类儿童的父母都是双职工,他们会支付育儿费,月平均费用为37.3万韩元。2016年,首尔家庭研究协会对450个定期照顾孙辈的老人展开调查,发现近80%的老人都能得到工资。

对此,韩国社会实务研究所孙明希博士说:“花钱请老人照顾孙辈本非新鲜事,不过当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且支付的金额越来越高时,这就有职业化的趋势。”她表示,以前韩国子女付给老人照顾孩子的钱是付给保姆的1/3,因为平时子女也会给老人经济上的资助;如今,他们付给老人的钱等同于保姆的薪水,这更像是服务交易。

住在首尔的安女士就是其中一员,62岁的她负责每天把外孙从幼儿园接回家,然后照顾他,直到女儿晚上下班后来接孩子。安女士称:“我女儿把孩子交给我照看,应该付些报酬,我每月的工资是100万韩元。”

为了更好地照顾外孙,安女士还参加了专门为老人开设的育儿课程。这种课程从2013年开始在韩国风靡,许多公共保健中心都设置了相关课程,讲授急救术、婴儿按摩、喂养以及儿童游戏等内容。安女士的老师、专门教授急救术的宋其美称:“我接触到的老人们都非常想学习现代育儿知识,时代不同,育儿理念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老人们觉得他们有必要需要用理论来充实自己。”

巴西

“职业奶奶”有工资和保险

巴西人重视亲情,尤其强调孩子的童年要有家人的陪伴。然而,近年来,很多巴西年轻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又不愿把孩子长期放在幼儿园中,“职业奶奶”由此产生——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采用付费方式,让老人在家照顾孩子,“职业奶奶”也成为巴西家庭关系中的新元素。

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罗德本泊曾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由于子女需要,她辞职后在家专心照顾孙女,成为“职业奶奶”。她说:“我也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或寻找新的工作,但我愿意照顾孩子,这是为了家庭幸福,也为了孙女健康成长。”

罗德本泊的女儿是一名律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在考察过多家托儿所后,决定将孩子交给母亲抚养,这样她不用担心孩子远离家庭和亲情。罗德本泊的女儿说:“我支付给母亲工资,还给她上了医疗保险,这样母亲就能获得巴西劳工法保障的各项合法权益,她不必担心福利保障问题。”

扩展阅读

俄罗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解决“带娃”难题

推“一小时爷爷奶奶”项目

许多俄罗斯年轻人远离家乡,选择去莫斯科发展,他们与父母分隔两地,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不太可行,于是,为了自己能上班、孩子有人照看,他们纷纷选择参加“一小时爷爷奶奶”项目。

“一小时爷爷奶奶”是莫斯科的新型服务项目,该项目已经获得俄罗斯战略倡议署及互联网项目发展基金等机构的商业扶持。通过这项服务,年轻的父母可以临时雇佣一位“爷爷”或“奶奶”来陪伴家里的孩子,这些“爷爷”“奶奶”不但能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功课,还能与孩子分享对他们成长有裨益的人生经历。

“这个创意是我在读博士期间想到的,我研究的方向是职业与人际互动对老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一小时爷爷奶奶”项目创始人莉科娃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项目的意义在于给老人一个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让他们有能力为社会发挥余热。我强烈反对不计报酬的工作,特别是许多老人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技能,他们应当获得回报,哪怕老人并不在意能从中赚多少钱。”

莉科娃还透露,绝大多数的“爷爷”“奶奶”是莫斯科的知识分子,其中有27%的老人拥有学术背景,70%的老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还有个别老人拥有至少两个学位和辉煌的职业生涯。

雇佣了“爷爷”“奶奶”后,许多家长们都很满意,纷纷去“一小时爷爷奶奶”项目官方网站留言:“米拉博赫爷爷曾是一名船员,他去过许多地方,给我的孩子讲了地理知识,分享了他周游世界的经历。”“在塔娜拉奶奶的影响下,我的女儿开始爱看书了,她以前可是一个字都看不下去。”“我的儿子和库伯娃奶奶一起读故事,他们还一起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孩子的表达能力都提高了!”

俄罗斯媒体也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评价:“这项全新的服务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添了许多色彩,也为他们增添了不少收入,还为年轻父母解决了难题,可谓是‘双赢’的结果。”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