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6|回复: 0

民俗传承好 成都年味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7 15: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6:56 编辑 <br /><br />
  成都故事昨日开讲新春第一场
  春节专场首摆成都年俗——
  故事会龙门阵闹新春,浓浓年味演绎老成都民俗文化传承故事!昨日是大年初四,成都故事开讲新春第一场故事会。作为成都的“百家讲坛”,昨日的故事会是本次春节专场的第一场,民俗专家袁庭栋老师登上故事讲坛,专门讲述了成都过年民俗。
  袁老师认为,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伙儿对过年的期望值有所降低,但让人欣喜的是,成都过年民俗延续传承得很好,至今还保留着老成都的过年习俗。
  唐宋时期
  春节被称为年节
  春节又称年节,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代。年节习俗随岁月的变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变化、日臻丰满的历史过程。
  昨日的故事会上,袁老师首先讲述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发展历史。袁老师说,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春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先秦时期称“元日”、“上日”,汉朝称“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名称是“元辰”、“元正”,唐宋时期主要把“元日”称为年节。另外,历史上把“元旦”称作春节的情况也很普遍。辛亥革命以后开始把“元旦”称作公历新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过年民俗
  成都传承得很好
  对于年的民俗文化,袁老师不但讲述了老成都的过年民俗文化,还特别阐述了自己对年文化的观点。他认为,现在对过年的期盼确实在降低,但成都的过年民俗却很好地传承下来了。
  袁老师主要分析了社会的多文化取向,他认为,时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新的理念和风尚,传统的民间习俗确实受到了冲击。随着科学的普及,“年”的神秘性被越来越淡化,国外的节日和生活理念逐渐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被逐渐淡化。以前过年,人们就是用特殊的节日释放一年的辛苦,现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在平常日子里,人们需要什么,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所以,人们对年的期盼就自然被淡化了。
  但袁老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物质如何丰富,“年”作为一个民俗永远不会消失。在过年时,人们依然会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只是表现方式会向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并得以创新。这一点在成都就有很好的体现,虽然社会在发展进步,但老成都的过年民俗却大多延续保留了下来,无论“游喜神方”,还是大庙会,或者是草堂人日,这些都让人感到欣喜,感到成都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政府和民间一起作出的努力。
  本报记者 蒲兰 摄影 张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