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99|回复: 0

[雄州记忆] 怀念曾老 (刘荣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6: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6:00 编辑

1

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些值得你永远敬重和怀念的人。这样的人使你受益无穷,使你感恩不尽。

对于我,曾(渊如)老前辈就是这样一位人。尽管我们的年龄悬殊整整三十岁,但彼此都把对方看作是知己。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你会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知己呢?能交上这样的朋友,遇上这样的恩师,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了。把曾老当作自己的恩师,这一点也不夸张。他虽然没有如今比比皆是的高等学历,但是他以自己可贵的人品和博学,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们很多晚辈的恩师!面对他的博学,尤其是他在古诗词上的深厚造诣,你不能不折服。

然而这位可以说是刚正不阿、学富五车的人,却于2012年3月16日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噩耗,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之前我对曾老的身体状况是非常清楚的,知道情况不容乐观,但当这不幸的一天真的到来时我还是惊愕了。这样一位可敬的朋友和恩师,真的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吗?我们真的再也听不到他的谆谆教诲了吗?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损失啊!不仅对于我,对于简阳的文学艺术,甚至对于中国当代的古诗词创作,也都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2

曾老走了,但他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难忘的记忆,我会永远把它们珍藏在心里,并不断地鞭策自己。

我和曾老相识于80年代,当时我们是在政协工作的同事,我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由于对文学和求知的相同兴趣,我们便有了许多共同语言。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晚辈,我自然从阅历丰富的曾老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言传身教,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受益匪浅。曾老是个非常正直的人,这样的人品当然是很可贵的。我在人生的追求中,坚持要做好学问首先必须把人做好,否则不可能真正做好学问。多年来我在文学翻译上有了一点收获,不能不说没有受到曾老的影响。他除了在人品上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外,还在写作上给了我耐心细致的指教。他在写作上帮助人总是实事求是,不好就不好,从来不会违心奉承说好话。虽然有的人难以接受,但对于真心想求知的人却是十分宝贵的。奉承的话也许听起来舒服,但有何益处呢?面对曾老毫不客气甚至是严厉的指教,我不断总结学习,也算有了一点收获。大约两三个月前,有一次我扶着身体已经很虚弱的曾老散步,我们边走边聊,他说我的文字已有不小进步,鼓励我继续努力追求所热爱的事业。曾老虽然这么说,但我深知自己功力尚浅,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修养方面。这是真心话,面对曾老等文学界的前辈,我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是望尘莫及的,因此自己所取得的一点成绩又何足挂齿呢!

曾老还是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这一点我想很多人特别是后学晚辈都有切身体会。许多年前,我在文学翻译上曾有一个转折点,可是你相信吗,这个转折点竟然是曾老带给我的!因为他有乐于助人的美德和习惯,所以他在一次不经意的帮助中让我及时进入了文学翻译界。在此不妨讲述一下这个难忘的故事。记得当时我正面临着令人困惑的问题:译什么书?怎样与出版社联系?出版社喜欢哪些书?有一天,曾老推荐我看一篇谈翻译的文章,作者是翻译界的一位文教授。我读后深有同感,给作者寄去了一封信,谈我的感想和困境,寻求帮助。没想到很快收到回信,文教授说他看了我的信后“印象很深”,详细向我介绍了翻译界的情况,并针对我的处境提出具体目标。我如获至宝,反复研读文老师的信,豁然开朗,浑身充满力量。特别是不久文教授又推荐我破例参加省的学术会议,使我得以跻身翻译圈中,结识了众多老师,眼界大开。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如不是曾老和文教授等的热情帮助,我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和“要耐得住寂寞”等等道理。我由衷地感谢支持帮助过自己的人!

曾老给我留下的美好记忆不胜枚举,可以说它们是我和不少后学终身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看到的是一位平凡人物所具有的不平凡的人格魅力。而这样的人格魅力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和赞赏的。什么是幸福?人生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不同的世界观决定着不同的认识。曾老对于自己的人生无疑是感到幸福、充实和满足的,这样的精神境界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和换取!但是否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呢?

3

记忆从比较遥远的岁月回到最近几年。曾老不幸患上肝癌。可他面对病魔并不消沉悲观,而是积极地去战胜它。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勇敢顽强的曾老。除了坚持治疗外,他仍然勤奋地读书写作――这可是他的生命啊!这种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兴致勃勃地玩着电脑、QQ和短信,他那种喜欢学习探索新东西的精神的确让我们深受感染。我们还看到,晚年的曾老生活上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他不仅自己要面对病魔,而且还要照顾生病几乎不能自理的妻子。我们真为曾老担忧,但每次见到他总是觉得他那么乐观开朗,意志那么坚强不屈。不了解内情的人真不会相信他所承受的压力。曾老就是这样一个人。大概也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他得以勇敢地走过了这么多年。他的生命是灿烂的,我们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最近一年多来曾老身体每况愈下,他大概意识到来日不多了,从龙泉回到简阳生活。这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根,有他无数的亲人和朋友。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他想要多见见他们,其中的感情可想而知。我尽力帮助曾老见他想见的人,比如参加单位的活动,与作协的朋友们见面等。我为在曾老最后的生命中,多少帮助他了却与朋友、同事见面的心愿感到欣慰。我还有幸陪同曾老去最后看望了他的老朋友、我的老校长李雯章老师,大家高兴地谈起往事。我觉得,这不是曾老在向大家一一告别吗,想到此我心中不无悲凉。在这样的时候,我总遗憾叹息自己没有回天之力,不然我能让曾老驱除病魔、健康地生活下去该多好啊!

我一路搀扶着行动已经迟缓费力的曾老,同时有机会又聆听到他的教诲。我谈到季羡林、傅雷如何了不起,望尘莫及。曾老说我不是没有可能超越他们。我把这看作是曾老对我的鼓励,但我决不会把那样的伟人视为自己的目标。我所追求和看重的是努力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充实与快乐。至于结果如何,倒不十分重要了,那应该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我们就这样谈论着,探讨着,一幕幕难忘的情景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我为有曾老这样一位恩师深感自豪和荣幸!

曾老于不久前把他最后的简历交给了我,由我录入电脑后转发给省作协。这里不妨收录如下,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敬重他,同时也表示我对曾老深深的怀念与追思:

曾渊如,原名曾三潜,笔名曾小鲁、磨剑奴、退思室主。汉族,1931年9月生于简阳。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副县级离休干部。曾历任四川省诗词学会第二、三、四、五届常务理事、副会长、顾问;简阳市作协理事。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后长期辍笔。1986年加入省作协。著有小说、散文、读书随笔、文艺评论、诗论和新诗、传统诗词等作品约百万字。出版有中篇小说集《别梦依稀咒逝川》、《曾渊如诗词选》及《曾渊如自选集》三卷本:长篇小说《待垦的处女地》、散文《又遣春温上笔端》、诗词《挑灯看剑录》。短篇小说《玉娃和她的黑姑》、中篇小说集《别梦》分别获省、市文学创作奖;诗词《满庭芳》、《金缕曲》、《貂裘换酒》等多首诗词获全国诗词大赛和《中华诗词》二、三等奖、年度优秀作品奖。文艺评论《花工通讯》曾选入《新华文摘》和中国作协“新时期争鸣丛书”《感情危机》,诗论《鲁迅诗歌的启示》、《诗词走向大众琐议》分别收入《中华诗词论文集》、《春风已度玉门关》;有词作23阕收入《二十世纪名家词选》,另有诗词约百首(次)被选入《中华诗词社十年作品精选》和《岷峨诗稿·春雨集及其续编》出版。

                     2012年3月1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