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23|回复: 0

[70周年] 从坝坝电影到电影院 简阳这70年的文化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2 0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成都
叠一架飞机,做一把弹弓,看一本小人书,下一盘五子棋……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的年代,日子虽慢但却充实。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文化品位也更高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如今,不管是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埂,都能听到雄州儿女欢快的歌声、幸福的笑声,文化的气息正在蔓延至城乡的各个角落。
70年栉风沐雨
70年砥砺前行
小阳带你感受那些光辉岁月下
简阳文化里绮丽的“变”和“不变”
从坝坝电影到电影院
变的内容不变的情怀
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如今家住平窝乡庙山村的吴先生终于在简阳一家文化公司里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每天按时上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每个月有着满意的收入,还能时常带着家人去看一场大家喜欢的电影。
RbUj5XIAgIvUEI.jpg
记者遇见吴先生时,他正好跟家人从电影院里出来,在聊到我市文化生活的变化时,吴先生与记者分享了他小时候的故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代,那时候农村孩子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除了三五伙伴一起到处玩耍外,最让人期待的就是不定时的坝坝电影。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能够看上一场电影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记得有一次,我们村5组要放电影,把我高兴惨了,很早就跑回家吃了晚饭,揣了一把大手电筒(那时候的手电筒是装电池的)就往那边跑。当时我还小,跑不过那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最后到了放映现场时,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好在我个子比较小,于是就使劲地找空隙往前面钻,最后在放映机旁边找到了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坐了下来。由于当时离放映机特别近,能够清楚地看见放映师傅的操作和表情,更能清楚地听见放映机发出的‘嗤嗤’声,这声音吵得我根本听不清电影的台词。因为这,那一次我并没有认真地看完那场《再上虎山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过几年,吴先生所在的村子里迎来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摆放在大门中间,后面再引出来两根线,绑在一个用铝条制作的十字形天线上,天线下面用竹竿子撑着,然后立到屋前或屋后比较高的地方,方便接收信号。一切准备就绪后,整个院子的人都围坐在一起,等着节目开始。”吴先生回忆说,“要是遇到信号不好,画面不清晰,就只能看不断跳动的‘麻子’了。”或许很多人都还记得,以前每周二下午电视频道也会“放假”,所以这一天也曾是吴先生很“讨厌”的一天。

为了不断满足现代人日渐增长的需求,后来黑白电视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彩色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逐渐出现,后来逐步被电脑、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取代,就连室外的天线架子也被换成了机顶盒、路由器等高科技产品。
“现在好了,有那么多电影院,那么多好看的电影、电视剧,完全不用再担心电视停台的现象发生了,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吴先生开心地说着。突然,他的儿子从他身后探了个小脑袋出来说:“爸爸,我们下次去看《哪吒》吧,我的同学们都去看了,都说很好看,我也想去看一下到底是哪个哪吒这么厉害!”
从挑灯夜读到市民书房
变的场所不变的享受
在曾经电力设施不那么完善的时代,想要做到随时随地看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居住在简阳城区的退休老人张大爷已经70多岁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简阳规划馆三楼的“市民书房”看上一会儿书。

“这里光线好又通透,还具有现代时尚美感,推开窗户呼吸着鳌山上的新鲜空气,不仅看书舒服,更是一种享受。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很喜欢。”张大爷手捧着一本《资治通鉴》,老花眼镜安安静静地挂在鼻翼上,一边翻书,一边面露喜色。他说:“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前我们看书都是挑灯夜读,边看还边担心灯没油,后来有电了又担心电费太贵,现在好了,完全不用担心这些事。”张大爷乐呵呵地说着。

张大爷经常“打卡”的市民书房是市图书馆的一个分馆,今年4月正式开馆,包括成人借阅区和少儿借阅区两大区域,开架图书4万余册,设立阅读座位200余个。同时,馆内还配套了超清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简州书院地方文献文化长廊、VR体验室、AR绘画教室、掌上阅读器等设备,开启了全民阅读的科技新时代。

城里有书房,乡村也有图书阅览室。近年来,特别是在融入成都后,我市大力推进村文化室建设,目前已完工133个点位,移交乡镇使用101个。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变的形式不变的氛围
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丰富,2018年12月,简阳市第七届百姓舞台大家乐总决赛举行,46个节目参演,形式涵盖声乐、舞蹈、魔术、快板等,共计1000余名群众演员参与。真正让老百姓实现由“台下看”到“上台演”,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以前想要看一场文化演出,要等到县上的文艺宣传队下乡表演或是春节演出才能实现,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些文艺表演活动经常出现在我们散步或者是买菜的路上。”谈及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家住香山和苑的陈大爷不断地赞叹着。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广泛开展艺术下乡、文艺志愿服务、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先后成功举办了“迎春文艺晚会”、“三下乡”惠民演出、“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等文化活动70余场;承办中国广场舞大赛(成都·简阳站)和中华龙舟大赛(成都·简阳站)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其中中国广场舞大赛(成都·简阳站)网络直播吸引了20余万观众收看,充分地展示了我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此外,近年来,我市还围绕抢抓成都东进机遇,建设三新简阳的主题思想,源源不断地开展书画展、摄影展、舞蹈秀、征文比赛等活动,并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了“名家看四川·再寻周克芹·走进三新简阳”文学交流活动,营造了我市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从文化到文旅
变的融合不变的发展
在家门口看一场原汁原味的《图兰朵》或《茶花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于市民来说,这样的愿景最快明年年底就能实现!作为成都东进区域最大的文创项目——“东来印象”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大剧院是该项目“八馆五中心两园一家一大剧院”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引进国际一流的歌舞剧等演出。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累计完成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据了解,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和柔道比赛项目将在“东来印象”举办。

文旅产业不仅能焕发经济活力,催生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助力我市创响“四张城市名片”,更能直接推动“文化范”简阳崛起。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提升文旅产业的支撑力,以建设重大文旅项目、举办重大文旅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发展路子,积极推进西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沱江丘区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带、ACG时空动漫影视文化中心等18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文化文艺发展繁荣的新环境,深入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同时,特色化、品质化打造“一乡一节”。组织开展“一乡一节”乡村旅游活动,已在贾家镇、老君井乡等乡镇举办桃花节(分会场)、樱桃节(分会场)、稻虾美食节、枇杷采摘节、胭脂脆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形成了“踏青郊游季”“采摘品尝季”“休闲垂钓季”“康养美食季”的四季旅游格局。

据了解,1-6月,我市实现旅游收入39.23亿元,接待游客830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22.3亿元,接待游客553万人次;住宿业增幅8.5%。
记者 | 唐玉林
图片 | 谢明刚 周雪 谷成斌
来源 | 简阳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