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21|回复: 0

[雄州记忆] 时光扬鞭更替 故事乘马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9 1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成都
1.jpg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伴随昼夜更替、四季轮回,时光的车轮不停向前,最后留下一段记忆、故事和历史……
      近日,我们对时光中的金马故事进行了探寻,一起乘“马”来听吧。
      得名由来“金马”传说
      在简阳市46个乡镇中,每个乡镇的得名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或许是因为一个姓氏的聚集,如周家乡;或许是因为盛产某一种农作物,如棉丰乡;或许是因为某个建筑,如灵仙乡……与这些相比,金马镇的得名就显得要神奇许多,耐人寻味。

2.jpg

      金马镇地处简阳东偏北,离城区约23.4公里。在距金马镇十公里处有一座陶宝山,据《简阳县志》卷三名胜第十三页(1931年版)记载:“陶宝山在金马场境内,以其土作陶碗颇佳,故名。”据说,从陶宝山取土作胚烧制的陶器,色彩鲜艳、品质上乘,久负盛名。1950年前,金马、涌泉两个公社就有12家生产土陶器的窑,陶品颇受百姓喜爱。在陶宝山东面有一座滴水岩,岩高三丈许,泉水从峭壁长流,不断滴下,大旱之年也不枯竭,奇特异常。泉水清澈透明,回味甘甜,每至夏季,行人至此纷纷饮之止渴消暑。
      金马镇的得名便与此岩有关,相传大宋末年,在这座滴水岩山坳处依泉建有一家茅草店,取名瑶宝,贩卖烟酒糖果面食。店前树木葱郁,绿荫环抱,店后异峰耸翠,怪石嶙峋,过往商贾旅客多来此纳凉歇脚。经营一年多后,店家收入渐渐宽裕起来,于是雇人整修门面。落成当天,邻里乡亲送来一块牌匾以示祝贺。宋朝末年,战事纷飞,茅草店生意也日渐衰败。冬去春来,不知何时,匾上竟长出一株异草,并时时散发出幽幽芬芳。

3.jpg

      一天傍晚,一道士来此借宿,第二天醒来后对着匾上那株异草凝视许久,最后拉着店家说:“你我有缘,今日虽萍水相逢,如果你愿助贫道一臂之力,事成之后,保你满店藏金,安享晚年,但你不可有丝毫私心。”店家听完狂喜,急忙应了下来。道士小声说道:“昨晚我见你茅草屋外金光四射,出门一看,一道刺眼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后,一匹一尺来长、昂首扬尾、四蹄腾空的金马正在吃你牌匾上的草。如今,此草要长出新叶需等到七天以后,近几日你安静守候,一有情况,立即赶来天庆观告诉我。到时等我布下机关,一举捕获金马!”说完,道士出门而去。
      七日之后,金马果然来了,但店家私心作祟想独吞金马。于是,他准备自己行动捕获。只见他高高举起木棒朝金马打去,正中金马后腿,只听“扑通”一声,金马连同匾额一块跌下。店家又向金马压过去,谁知金马就地一滚,顺势逃走了。负伤的金马跑到慈云寺下小河边,扬首长啸一声向山门前的井中扎去,从此不见踪影。

4.jpg

      从此,当地人便将金马藏身的那口井取名为金马井,并在离慈云寺不远处建了一座金马庙,塑了两匹金马,立下金马碑,那条小河也被取名为马庙河,于是得名金马镇。如今金马小学的所在地便是慈云寺的旧址。
      古建筑明清一条街
      走在金马场镇上,街边随处可见钢筋水泥筑成的现代化建筑,但若留心察看便会发现,其中有一条长约一华里的老街显得与众不同。
      从街边门面上的名称来看,整条街名为马庙街,但在当地老人口中,它有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明清一条街。街面宽约丈余,街道弯曲延伸,两旁建筑以红色岩石为柱,地面直触青石板,顶上屋檐房椽直接镶嵌在石柱中,极具蜀中地方建筑特色。看着这简单的建筑结构,记者不仅心生感叹:这些建筑能承载上百年的时光更替而保存下来,先辈的智慧和建筑技巧真了不起。

5.jpg

      街道两旁保存完好的建筑基本为石柱青瓦的木质结构,雕花的窗户和廊檐精美雅致。但因建筑风格不统一,有的是小平房,有的是一楼一底,下面底楼用作门面,上面一层阁楼用作居住。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条老街是“湖广填四川”时期由外省迁来金马场定居的前人们逐渐修建起来的。“以前这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的官马大道,后来修路时被覆盖了。当时,这里有餐饮、酒肆、茶馆、烟酒副食杂品、小百货、诊所、药铺、邮电代办所、信用社等商号和店铺。”居住在场镇附近的老人李朝臣回忆着告诉记者,“那时候听川剧和围鼓的人很多,围鼓又称‘玩友’‘板凳戏’,是由川剧爱好者凑合起来表演的,在茶坊或家里以不化妆的形式进行坐唱。当时金马崇德俱乐部的围鼓比较有名气,每逢会期、赶集天或者是绅士之家聚会宴请时,都会有很多观众来听。到了1949年以后,收音机、电视机等逐渐出现,1973年金马公社还成立了电影队,此后每天早、中、晚和工暇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听广播、看电视、阅读看报、饮茶下棋,听围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最后慢慢便淡出了人们视野。”
      繁荣盛景往来客商络绎不绝
      与周围建筑相比,金马商店旅馆显然更开阔、保存得更完好,看着它记者不禁心想,一个小乡镇得有多么大的客货中转量才能催生出这样大的旅馆来?于是,通过查阅资料,记者找到了一些答案。

6.jpg

      走在老街上,突然记者被一块匾额吸引住了,上面写着“金马商店旅馆”几个大字,从外面看其房屋已被改作茶馆,不少老人正在悠闲地喝茶聊天。走进去,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每层楼的房间里住满了人。茶馆主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用来接待各地客商的,如今住在这里的都是周围的住户。靠墙处,一架木质楼梯连接二楼,店家热情地邀请记者上去参观。这点让人很惊喜,因为记者此前也采访过不少古建筑,采访中虽每每被其历史和故事感动,但更多的是对其失存感到遗憾,像这样还可登楼的早已不多见,很多都已“摇摇欲坠”了。如今这份邀请,不仅圆了登楼之梦,仿佛还触到了文明的气息。踩在二楼的木板上,“吱吱呀呀”声从脚底传来,古建筑仿佛是在穿过时空与今人对话,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记载,历史上金马的养蚕业很发达,这与一个叫王汝兰的人有关。当时,王汝兰看到有人从事养蚕业,顿时很感兴趣,后来便到乐至县广福堰实践养蚕工作。1916年,王汝兰在自己的住宅后面修了两间简易蚕室,每间40平方米,共内外两道门,内门用竹片隔着,防止尘埃和病菌入侵。1917年,王汝兰邀约亲友至乐至县高寺场学习喂养技术,归来后便大力发展养蚕业。附近人家看到王汝兰养蚕收益丰厚,遂纷纷效仿。于是,一幢幢简易蚕室在黑骡沟拔地而起,养蚕户也越来越多。随后,依靠养蚕业,金马又催生了如布摊、染布厂、被服厂等产业。

7.jpg

      1949年以前,金马的商铺总数和云龙、涌泉、平息三个大乡相差甚微,但其当铺数量有32家,云龙6家、涌泉4家、平息1家,远远超过其他三个大乡。1958年,榨油厂、日用品厂、农具厂等逐渐在金马场镇拔地而起,为往来客商和群众生活提供服务。1977年,金马公社着手办起了砖瓦厂,用机器制砖胚,用手工制汉瓦胚。1978年又集资60万修建了金马造纸厂,专门生产文化用纸。1980年后,个体、集体、国营等企业更如雨后春笋在当地兴起,为金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货源保障、服务质量和发展活力,市场一片繁荣。
      编者语
      如今,虽然有些古建筑已不可再见,只剩下关于它们的故事还在民间口耳相传,但其历史的痕迹是不可磨灭的。没有曾经的发展痕迹,就不会催生出现在的金马,亦不会有更加美好的金马。先辈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行的拼搏精神,如今正随着故事传说逐渐幻化成金马人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周滎鸿、谷成斌、张庆)
      来源:简阳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