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网-简阳人的网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06|回复: 0

[雄州记忆] 记忆中的简阳保育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0 23: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资阳
本帖最后由 左耳@一块洞 于 2015-8-4 16:50 编辑

概述

抗战八年中,战时儿童保育会在南方各省、陕甘宁边区、香港以及南洋地区共设立了24个保育分会,创办了61所保育院。在四川包括总会直属及四川分会和成都分会共办了保育院23所,其中,成都分会第三保育院即简阳保育院,简称“蓉三院”。

蓉三院创建于1938年秋,地点在简阳县东溪镇奎星阁(现纸厂地址),主要收养对象是抗战烈军属子女,另有少数由沦陷区转移来的难童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共300多人。全院有小学一至六年级共10个班,固定教职工50多人。其中院领导和部分教职员是由上面派来的,一部分是由战区转移来的,另有少部分是聘请的或地方派来的。每年寒暑假期间,还有不少外省内迁到四川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如金陵女子大学、齐鲁大学等)来蓉三院担任义务教员。

保育院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采取因人施教,半工半读,保教合一的教学方法,既学文化知识,又学生产技能,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使之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蓉三院于1938年秋成立至1943年春停办,历时六年,短短的几年,为抗日救亡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简阳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300多名保育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和不可磨灭的怀念。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是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的产物,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篇章,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创举。为这项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忠勇智慧和青春年华的保育生的“妈妈”们,不愧为无私的战士、伟大的母亲、教育事业的先锋、妇女运动的英杰!

艰苦创业

1938年夏,杨方女士接受保育总会和成都分会的委派,到简阳来建立成都分会第三保育院。在当时一无钱,二无人手,三无地点,四无援助的情况下,赤手空拳来创业,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杨方从成都来到简阳,与简阳新生活运动妇女委员会取得联系,并邀请县政府官员及部分著名士绅,共商建院事宜。首先考虑的是建院地址问题,大家一同去看了几个地方:一是县城公园里的文庙,二是三倒拐后面的东岳庙,三是沱江对岸的三溪祠。城里两座庙宇虽然宽敞,但是不便于防空,其次用水困难,最后决定选址于三溪祠。

三溪祠在东溪镇奎星阁旁,位于沱江边,与简阳城隔河相望,取水、购物都很方便。附近还有一大片竹木林和几个岩洞,可以防空。简(阳)乐(至)公路经此,交通也很方便,所以这里是建院的理想之地。但是这里房舍很少,师生几百人的住宿、活动、学习是个大问题,必须新建一批房舍。当时是白手兴家,腰无分文,怎么办?在重重困难面前,她不怕多费唇舌多跑路,八方去求援。在县政府、县妇女委员会和地方士绅的支持下,成立了院董事会,由董事会出面向全县各界爱国人士募集资金和物资,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精神筹建院舍。县里责成东溪乡政府具体负责修建保育院房舍。由乡政府划拨土地,各保甲支援人力,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便修起了一座大四合院,有教室、阅览室、办公室、医务室、雕刻印刷及活动室,还有一个大食堂。在奎星阁旁还盖了厨房、储藏室、猪羊圈等,其建筑结构均系竹木架涂泥巴,稻草顶,虽简陋,但完全可以容纳几百儿童学习、生活之用。另外,将原三溪祠旧房舍修补改造,再新建部分,建成了师生宿舍和纺、织、染、缝纫、制鞋等生产用房。院中还建了一个水池,可作洗涤和消防之用。在奎星阁底层,利用其宽阔的空间作为木工房。在三溪祠南面约一公里处的山岩边,利用几个古岩洞(当地称为“蛮洞”),经过改造,加深加宽,凿成了五个(其中有两个是互通的)防空洞,可容纳几百人躲警报。除建筑物外,还平整了院内外两个操场,为集会、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场所。院舍四周还用小荆竹编篱笆围住,以作安全防范之用。

有了住房,还需生活、学习的配套设施。杨方在督促建房的同时,还督促木工为师生们做木床、课桌、凳、小书箱、洗脸盆、菜盘及办公桌、黑板等。

在建院期间,杨方起早摸黑,熬更守夜,为了抗日救亡工作.为了大批苦难的孩子,她历尽艰辛,洒下汗水,创下了伟大的业绩,建成了蓉三院。

友爱、和睦的大家庭

从1938年初秋开始,各乡镇陆续将一批批抗战烈军属子女和部分贫困儿童送入保育院,加上沦陷区转移来的部分难童,直到1939年春,入院儿童已近400人。这批孩子年龄最大的十五、六岁,最小的三、四岁。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从未离开过父母、家庭,更未经历过集体生活,所以初入院时很不习惯,不少年龄小的因想家、想父母,常哭哭啼啼;可是不久,大家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习惯了集体生活,因为这里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院里有院长(杨方)、副院长(朱永芳)、教导主任(程景祜)、教学老师、生产课技师、医生、服务阿姨、更夫、厨工、饲养员和农场工人共5O多人。他们都十分关心爱护孩子们,就象对待亲生子女一般。特别是杨院长,她亲自到厨房指导厨工为孩子们做饭菜,尽量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孩子生病了,她亲自送往医务室,亲临病床去看望重病孩子。晚上,她亲自检查孩子们的寝室,给孩子们盖被子……,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所以全院儿童都尊其为母亲,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杨妈妈”。在杨妈妈言传身教感召下.全院教职工对孩子们都十分关怀爱护,全院儿童也都象尊敬父母、长辈一样地尊敬他们,大家都叫院长、副院长为妈妈,叫主任为姑姑,对老师也象对父母一样地尊敬,叫工友为大爷、叔叔。院长、老师还教导孩子们互相尊重、友爱团结、互相帮助。大家共同在一起学习、生活数年,相互之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有了真挚的感情,象骨肉同胞一样互称兄弟姐妹。当谁有困难时,大家都主动帮助,当谁要离院时,大家依依不舍,这里真是一个充满友爱、和睦的大家庭。

紧张有序的生活

蓉三院是一个几百人的大集体,必须生活有序,否则,将成为一盘散沙,“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是全院师生的生活准则。院里有统一作息时间,以吹号为信号,大家都按统一规定的时间活动。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集体晨操,举行升旗仪式,仪式毕,值周老师作时事讲话和布置当天应作的事项。

早饭后,上午半天部分班级上课,部分班级生产劳动。午饭后(夏天有午眠),部分班级上课,部分班级生产劳动(因为实行二部制教学)。晚饭前举行降旗仪式,值周老师总结当天情况。晚饭后课外活动,晚上自习后就寝。

各班有值日生每天传达、检查、督促同学们对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劳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每个寝室有室长,室长负责督促同学按时睡觉、起床和打扫寝室环境。

每周各班有两次清洁大扫除。每个星期天上午整理内务,检查各寝室整洁,学生各自洗衣服或洗澡,下午自由活动,但不准离开校园范围。

遇上敌机空袭,随时紧急集合,跑警报,白天钻树林,晚上进防空洞。

老师、同学每天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亲密无间,大家都紧张有序地生活。

穿、吃、用、住、医

学生的穿、吃、用、住、医全部由院方包干。穿的是统一服装——草绿色或浅黄色的“童子军”制服,船形帽、布鞋,冬天有灰色棉衣、棉裤、布袜,四季服装齐全。每人有棉被、床单、席子、蚊帐、毛巾、牙刷、口盅、脸盆、碗筷、菜盘等生活日用品一套,还有一个多用小木箱,可装书本文具,可当凳子坐,可将插板抽出放在膝头上写字做作业;既是书箱,又是桌凳。

院里伙食一日三餐,早晚稀饭,中午干饭,每餐有两三样蔬菜,早餐有时还有黄豆、花生米,有时还能喝上豆浆。一个星期可吃一、两顿肉,节日加餐有时还可能吃到鸡肉。中秋节能吃上月饼,圣诞节开同乐会,还能吃上水果和糖块。

学生都住集体寝室,男女生分住,一个大寝室住4O一6O人。木床,上下铺,床上用品齐全。床头搭洗脸毛巾,床下放脸盆,盆内放口盅、碗筷、摆布整齐划一,整洁美观。

院里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每年都要带领全院师生到县卫生院去检查身体,种牛痘,打防疫针。院内设有医务室,有专职医生(武汉沦陷区来的),还设有病房、病床。学生病了,由医务室免费诊治,重病需休息调养者,送到病房休息,由大一点的女同学充任护士,打针、送药、护理。院长、老师常亲临病房看望生病的孩子。对特殊病号,院里还安排特殊伙食,有时专门为生病的孩子熬猪肝汤,做营养丰富的菜肴。平时,还给体弱的孩子吃鱼肝油。

丰富的学习内容

保育院的教育目标是:要把保育生培养成抗敌战士,新中国的建设者。教育方针是:保教合一,有教无类,注重实施,因人施教,教育学生发扬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养成集体纪律和劳作习惯,树立独立意识和刻苦作风。学习为主,适当军事操练,进行抗日宣传,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农场。

(一)文化学习:进行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课程教育,另加抗日宣传教育和基础英语。课程设置有:国语(《抗战建国读本》和选读一些古文)、算术(包括珠算和会计薄记学)、英语(主要认识字母和学习少量单词)、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童军,另外每周还有一节圣经课。针对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超龄生多的特点,采取因人施教,实行二部制教学,一年办三个学期,没有寒暑假,四年完成小学六年的课程。学习成绩好的还可以跳级,提前毕业。教师水平高,教学认真,方法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很强,师生间教与学配合很默契,所以教学质量高,学生成绩好,凡蓉三院小学毕业的学生没有考不起初中的。蓉三院当时的音乐、体育和童军几门功课最具有特色。音乐课教的几乎全是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流亡三部曲》、《我们在太行山上》等等,这些歌曲对师生、对群众的抗战激情鼓舞很大。体育课除常规教学外,还加授国术,由专职国术教官任教,学习打拳,舞弄刀、剑、棍、棒等。童军课,除一般军事操练外,还学习战地救护伤员,包扎伤口和防空、防毒知识。

(二)劳动技能学习:有多种劳动科目,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兴趣分别安排。年龄稍大,个子较高的男生,安排到纺织染科学纺纱、织布、染布或到木科学修理、制作桌椅板凳,或到鞋科学打鞋底,做布鞋,编草鞋。大一点的女生,安排去缝纫科学裁剪、缝纫,自制衣服、被套等,或到医务室学护理,到病房当小护士。其余的分别学习雕刻、印刷、理发等。年龄很小的就去放羊、看守鸡鸭。纺织染、缝纫、木工、制鞋几科都聘有专门技师驻院教学。雕刻科则由院里派大一点的同学到城里“文学斋”雕刻、石印铺去学习,他们学会了回来教其他同学。理发,是请师傅到院来先教会部分同学,然后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理发,所以多数同学都会简单的理发技术:剃光头、剪光头、平头。

雕刻科同学曾完成过一项自刻自印《抗战建国读本》一书的任务。因当时纸张缺乏,上面只发了一个样本,院里就布置雕刻科刻印,发给每个同学人手一册。雕刻科的同学按照样本,把不同的单字一个个刻成字钉,用黄泥巴调水揉合成软粘泥,铺在桌上作底板,将字钉按课文顺序安排在泥板上,用木板将字钉压平(使每个字一样高),用棕刷蘸上自配颜料(用窑烟灰调胶水)刷在板子上,将纸铺在上面,再用平整的干刷子在纸背上反复抹几下,一张印满字的书页就印成了。印完后,按页序叠好弄整齐,用铁钉打几个眼,再用线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本的书。现在想起来,在没有印刷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就靠孩子们(在技工的指导下)自已雕刻、自己制版、自己印刷、装订成课本——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工程!

蓉三院农场在东溪乡集市北面约l公里处狮子桥附近的山坡上,有2O多亩土地,是地方捐赠给保育院的。农场里养有一头耕牛,请了几名雇工,平时各班轮流派较大一点的男同学去劳动。农场里主要种植小麦、红苕、玉米,作为添补师生伙食之用。另外,在奎星阁旁及宿舍旁还有一片空地,大约有两亩左右,种的蔬菜,师生员工都轮流去参加劳动。院里还喂养有猪、羊、鸡、鸭,作为改善师生伙食之需。

通过在保育院的几年学习,同学们不但学好了小学阶段的全部基础知识,还都学到了一门生产技能。有的同学离院回家后,还以此作为谋生之道,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同学们课余时都分别参加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课外活动。有的在老师领导下参加歌咏、舞蹈和演剧,有的参加抗日宣传演讲比赛,有的参加球类活动,有的到阅览室看书报,有的自由结合随意活动——做游戏、捉迷藏、跳绳、踢毽、跳拱、荡秋千等等。其中最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是“收复失地”。这种活动与一般孩子玩的“跳房”一样,其不同的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鹅卵石在地面上嵌成一幅中国分省大地图,玩耍时,站在“四川省”,将一块瓦片抛入某个“沦陷省”,一步一步从起点跳入该“失地”,又将瓦片一步一步踢回原处,就算收复了某个“省”。大家轮流抛踢,看谁收复的失地最多就算获胜。还有编织蝇拍和做扇子。蝇拍是用竹子劈成竹片,把竹片一端划成竹丝,挽成一个鸡心形,另用竹丝编织而成。做扇子是将若干层废纸用浆糊做成纸壳,干后将纸壳剪成各种艺术形状,用竹片夹上,再画上图画即成。蝇拍、扇子既可自用,还可拿到城里义卖,将义卖的钱,捐献前方抗战。再一种活动就是自制“自来水笔”,方法是,选笔管粗细的小竹子,将一头劈个斜面,在尖端劈一中缝,用石头把尖端磨光滑,即成一支书写流畅的蘸水“钢笔”。

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保育院紧紧围绕抗战救国这个大主题,对孩子们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大家懂得抗日救国的道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明白国仇家恨,坚定抗日救亡的决心,并组织师生参加抗日救亡社会活动。

(一)参加集会:凡国耻纪念日(“九·一八”、“七·七”、“八·一三”等)和重大节日,县里召开的纪念会或庆祝会,保育院的师生都要去参加。几百学生穿着一色的童子军制服,排列成整整齐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军号、鼓乐队奏着响亮的乐曲在队伍前面开道,教师们走在各自班级队伍的旁边维持秩序,大家雄纠纠气昂昂地唱着雄壮的抗日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行进在简城街道上,从南至北走向公园广场。广大群众见了保育生的队伍,都称赞保育院办得好,学生队伍训练有索。除参加集会外,还参加过全县童子军大检阅。保育院的童子军在全县大检阅中名列前茅。

(二)搞宣传活动:师生们组织抗日宣传队,到城里和附近乡镇集市去作抗日救国宣传演讲,唱抗日歌曲,演街头剧,揭露日寇强占我国土,残杀我同胞,奸淫掳掠等罪行,激发广大群众爱国思想,团结起来积极抗日,保卫祖国。

(三)义卖活动:为了支援抗战,政府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将自己手工制作的蝇拍、扇子和草鞋拿到城里去义卖,同时作抗日宣传。把卖得的钱由院方上交保育总会,由总会转送抗日前线,慰劳前方将士或捐献给国家购买飞机大炮。孩子们的贡献虽然微薄,但是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热忱。

(四)慰劳伤兵:每年“七、七”和“九、一八”,保育院都要组织师生到县城荣军教养院去慰劳抗战伤残将士,演剧、跳舞、唱歌。其中一首《慰劳伤兵歌》唱道:“你们真为着我们老百姓,为着千百万妇女儿童,受了极名誉的伤,躺在医院的床上……”。孩子们的歌声,使伤兵们感到得流下了眼泪。

毕业生的流向

自1940年起,部分班级学生陆续毕业,这一批批的毕业学生,院里采取负责到底的态度,分别送往其它学校继续学习。第一批毕业生被保送到简阳县立初中,他们每天早去晚归读通学,保育院即是他们的家。以后的一批批毕业生,有的被保送到荣昌国立十五中,有的被保送到绵阳国立六中继续学习。另有一批年龄较大的毕业生,被保送到成都空军修械所和第三飞机制造厂学技术。这批同学,有的考入了航空机械学校深造,还有个别同学考上了留美空军,他们都当上了空勤或地勤机械师。还有一批年龄稍大的女同学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成都、资中一些较大的医院去学护理,有的正式当上了护士。

到1942年,抗战局势日趋紧张,保育经费随之拮据,生活日渐困难。据上级意见,成都分会简阳第三保育院被撤并。从1942年冬开始,陆续安排在院儿童,当地有家可归的都遣散回家,少数无家可归和战区转移来的,就并到成都分会新津第四保育院继续学习。到1943年春,蓉三院撤并工作完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蓉三院收养的几百孩子离院后,都不忘国家收养和妈妈、老师培育教养的恩情,都牢记其教诲,立志报效国家和社会,有的投笔从戎,为抗日救亡、保家卫国英勇战,甚至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有的为新中国的建设勤奋工作一生,工、农、商、学、兵社会各界均有原蓉三院保育生的成绩和奉献。

几件值得一书的事

(一)1940年5月,保育总会理事长宋美龄、副理事长李德全到蓉三院视察,对保育生们的学习成绩和爱国表现十分称赞,奖励一头肥猪给学生加餐,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不辜负在前线打仗的父兄,长大后为阵亡的父兄报仇。

(二)1940年lO月,“游击队之母”赵老太太来蓉三院给全院师生作报告,讲前方抗战形势和游击队在敌后活动,配合前线沉重打击敌人的情况,鼓舞师生们抗战必胜的信心。

(三)抗战期间,日本鬼子的飞机时常轰炸成都,简阳受到严重威胁,保育院师生们的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干扰。“妈妈”和老师们时刻为几百儿童的安全操心,一听见城里发出预行警报信号,马上组织各班学生紧急集合待命,听见空袭警报信号,马上带领学生离院。白天到树林子里去躲避,并在野外上课,晚上到防空洞去躲避。不准说话,不准乱跑,晚上不准明火亮灯。如遇敌机投弹轰炸或机枪扫射,叫大家叭下,两手放在胸前,将口张开,以防剧烈震动损伤内脏。如遇敌机放毒气,叫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白天躲警报穿草绿色衣服,晚上裹上灰色被子,敌人不易发现目标,待解除警报才回校。

(四)保育院的老师来自四面八方,多数来自沦陷区,各种政治身份的人都有,其中有几位涉嫌“赤色分子”,当地特务机关要抓捕他们(如山东来的巩义德,一位教音乐的女老师等)。院方得知消息,院长便悄悄地亲自把他们送走,避免遭迫害。这些涉嫌“赤色分子”的老师都是学生敬爱的好老师。当时学生们都很小,不识事理,对老师的悄然离去,都感到莫明其妙而已。

(五)保育院本来是非常纯正的保、教、养机构,它是服务于抗战,服务于社会的,实施的是正规的教育方针。不知为何,1941年起蓉三院每周增设了一堂基督教的圣经课。来院讲课的是一位美国女传教士海尔玛,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是福音堂介绍来的。自有了圣经课,一日三餐饭前都得先做祷告,感谢上帝的仁慈与恩赐。每年还过圣诞节,圣诞节活动内容丰富有趣,但学生们都很小,学一阵仍啥也不懂。

(六)1941年秋,驻在白塔坝的军队,一次搞射击训练,将奎星阁为靶子,由沱江对岸向奎星阁射击,枪弹不停地从正在上课的教室房顶呼啸而过,不但影响教学,还伤了三位同学的臂膀。驻军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严重威胁着师生们的安全。当天下午,朱永芳校长便亲自到县城向政府及有关方面反映,并要求合理解决问题,立即制止其行为。次日,县里派来了地方各有关领导,邀请了驻军长官和两位律师,传唤了肇事部队直接负责人,查看了被击现场和受伤学生,证实了肇事者的错误行为,当场给予了直接责任人严厉批评,并勒令其向院方和受伤学生当面赔理道歉。此后,再没类似事件发生。

简阳保育院院史编写小组

执笔 马虞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雄州网 ( 蜀ICP备10022193号-9

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